99%的人都忽略了的AI關鍵技能:JSON提示詞
大家把AI說得比實際復雜多了。他們總愛拋出一些高大上的詞,比如“提示工程”啊,“多模態微調”啊(這些詞到底啥意思?)。
但對我來說,真正改變游戲規則的?一個聽起來超無聊的小技能:JSON提示。
不,這不是寫代碼。你也不需要啥技術背景。簡單來說,就是用一種超級明確的方式告訴AI你想要啥,不留一點猜的空間。
啥是JSON提示
簡單點說:別用普通英語寫你的需求,換成一種結構化的格式。
就像這樣:
{"task": "總結這篇文章","audience": "大學生","length": "100字","tone": "好奇"}
就這么簡單。沒廢話,沒“請”也沒“麻煩”。
AI愛死這種方式了,因為它清楚明了。你不是在“問”,你是在“下指令”。
為啥AI吃這套
這些模型不像我們一樣“思考”。它們是在匹配模式。
而JSON是它們老熟人了——在代碼里、API文檔里、訓練數據里,JSON到處都是。它對AI來說太熟悉了。
所以當你丟給它JSON,它不用費勁猜你啥意思,直接開干。
對比看看
你這么問AI:“能寫一篇關于多巴胺排毒的推文嗎?”
現在試試這個:
{"task": "寫一篇推文","topic": "多巴胺排毒","style": "病毒式傳播","length": "280字以內"}
第二個幾乎每次都能更干凈、更犀利,完完全全是你想要的樣子。
你還能嵌套更多東西
這就更好玩了。你可以精確告訴AI怎么組織答案。
{"task": "寫一個線程","platform": "twitter","structure": {"hook": "短而勾起好奇","body": "3個帶例子的見解","cta": "最后提個問題"},"topic": "創業者生產力系統"}
這下AI不光是“寫點啥”,它是在照著你的藍圖干活。
幾條簡單規則
我不太愛講規則,但這幾條真有用:
? 用鍵值對(key-value pairs)。
? 寫清楚,別留模糊空間。
? 用嵌套來組織結構。
五個你可以直接偷的JSON提示
直接抄這些,換個主題就行。
1.帶旁白的視頻{"task": "生成視頻","platform": "Veo","video_type": "講解","topic": "如何開一家dropshipping店鋪","duration": "60秒","voiceover": {"style": "冷靜自信","accent": "美式英語"},"visual_style": "現代、干凈、快切"}
2.社交媒體帖子{"task": "寫內容","platform": "twitter","structure": {"hook": "短而勾起好奇","body": "3個流暢的見解","action": "提一個強有力的問題"},"topic": "如何作為獨創者保持專注","tone": "親切又聰明"}
3.Python腳本{"task": "寫代碼","language": "python","goal": "寫一個重命名文件夾內所有文件的腳本","constraints": ["必須兼容MacOS", "包含注釋"],"output_format": "僅代碼"}
4.品牌定位{"task": "擔任品牌顧問","client": "早期AI工具","goal": "定義定位","deliverables": ["一句slogan", "目標受眾", "3個差異點"]}
5.咨詢總結{"task": "創建咨詢文檔","input": "在這里貼筆記","client": "零售電商品牌","deliverables": ["SWOT分析", "增長路線圖", "3個快速勝利點"],"output_format": "markdown"}
啥時候不用JSON
如果我要寫點創意的東西——比如故事、怪點子、頭腦風暴——我就跳過JSON。它太“整齊”了。有時候,你就是要有點亂七八糟的感覺。
所以我的規則很簡單:
? 精確任務用JSON。
? 創意任務用自由格式。
真正的好處
老實說?最大的收獲不只是AI輸出更好。是你自己會變得更清晰。
寫JSON提示時,你得先想清楚目標、格式、受眾——在你按“發送”之前。光這點就能省你好幾個小時。
別管那些“秘密提示”的炒作。想讓AI一次就搞定?給它結構。
到了2025年,最簡單的結構就是這個:
{"skill": "JSON提示","benefit": "清晰、可重復、精準的結果"}
它很無聊,很簡單。但它真管用。
本文轉載自????AI大模型觀察站???,作者:AI研究生
